现身说法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本佛教用语;指佛能依附一切有生命的东西;显现出种种身形来讲解佛法。后比喻以亲身经历和体验为例来说明某种道理。
出处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释迦牟尼佛》:“亦于十方界中现身说法。”
例子袁伯珍这一席话,可谓现身说法。(清 无名氏《官场维新记》第十六回)
基础信息
拼音xiàn shēn shuō fǎ
注音ㄒ一ㄢˋ ㄕㄣ ㄕㄨㄛ ㄈㄚˇ
繁体現身説灋
正音“说”,不能读作“suō”。
感情现身说法是中性词。
用法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以亲身经历来说明某种道理。
辨形“身”,不能写作“深”。
辨析现身说法和“言传身教”都有以自己作样子说明道理的意思。现身说法强调以自己的遭遇为例子;多用于讲解;劝告;可用于各种各样的人;包括犯过错误和罪行的人;“言传身教”强调以言语和行动作示范;以自身的行动作榜样;多用于教育方面;一般用于领导、长辈或其他受尊敬的人。
谜语幕前畅叙离别情
近义词言传身教
反义词空谈快意
英语act as an example to others
俄语покáзывать на личном примере
德语jn am eigenen Beispiel belehren(jn aufgrund der eigenen (bitteren) Erfahrungen überzeugen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胡作非为(意思解释)
- 身无分文(意思解释)
- 满天星斗(意思解释)
- 落叶归根(意思解释)
- 鹤立鸡群(意思解释)
- 荒淫无耻(意思解释)
- 安安静静(意思解释)
- 拭目以待(意思解释)
- 牛口之下(意思解释)
- 珠宫贝阙(意思解释)
- 饿虎吞羊(意思解释)
- 薄暮冥冥(意思解释)
- 己溺己饥(意思解释)
- 败俗伤风(意思解释)
- 女扮男装(意思解释)
- 匡谬正俗(意思解释)
- 恐后争先(意思解释)
- 战战业业(意思解释)
- 过门不入(意思解释)
- 刮目相看(意思解释)
- 落落寡合(意思解释)
- 竹篮打水一场空(意思解释)
- 老牛舐犊(意思解释)
- 河山之德(意思解释)
- 惹是生非(意思解释)
- 聪明伶俐(意思解释)
- 群山四应(意思解释)
- 材优干济(意思解释)
※ 现身说法的意思解释、现身说法是什么意思由翡翠屋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扬眉吐气 | 扬眉:扬起眉头;吐气:吐出怨气、闷气。形容摆脱压抑心情后的高兴;得意的神情。 |
勤俭节约 | 指人勤于劳作而生活简单俭朴。 |
绿林豪客 | 绿林:西汉王匡、王凤为首的“绿林军”。指聚集山林、反抗官府的武装力量指伤害人民的群盗股匪。 |
放牛归马 |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。比喻战争结束,不再用兵。 |
林下风致 | 同“林下风气”。 |
失魂丧胆 | 形容极度恐慌。 |
走马观花 | 骑在跑着的马上看花。比喻匆忙、粗略地观察了解。走:跑。 |
骨肉离散 | 骨肉: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。比喻亲人分散,不能团聚。 |
雪兆丰年 | 谓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。 |
心里有鬼 |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计划。 |
举重若轻 | 举起重物就像举起轻东西那么容易。比喻能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。 |
笃近举远 | 笃:忠实,厚道;举:举荐,选拔。对关系近的厚道,对关系远的举荐,指同等待人。 |
简明扼要 | 扼要:抓住要点。简单明了;抓住要点。 |
凤毛麟角 | 凤;麟:凤凰、麒麟;是传说中珍禽异兽。凤凰身上的羽毛;麒麟头上的犄角。比喻珍贵、稀少的人或事物。 |
不攻自破 | 不用攻击;自己就破灭了。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;就露出破绽;站不住脚了。 |
刀光剑影 | 刀的闪光;剑的投影。表示拿刀持剑的人将要动手;显出杀气腾腾的样子。现用于坏人就要行凶;干坏事。也形容激烈斗争的场面。 |
识字知书 | 谓有文化知识。 |
花言巧语 |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。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;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。 |
酒能乱性 | 喝多酒能够使人不能自控,就会淫乱。 |
度己失期 | 估计己经误了期限。 |
吴头楚尾 | 今江西北部,春秋时是吴、楚两国交界的地方,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,楚地长江的下游,好象首尾互相衔接。 |
举直错枉 | 举:选拔。直:正直,指正直之人。错:通“措”,废弃,放弃。枉:弯曲,比喻邪恶之人。起用正直贤良,罢黜奸邪佞人。亦作“举直厝枉”、“举直措枉”。 |
心烦意乱 | 心情烦躁;思绪纷乱。形容内心烦闷焦躁。烦:烦躁;意:心绪;心思。 |
卑鄙龌龊 | 龌龊:肮脏。品行恶劣下流。 |
不宁唯是 | 宁:请助词,无义;唯:只是;是:这样。不只是这样。即不仅如此。 |
壮心不已 | 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;雄心壮志仍不衰减。壮心:宏大的志向;已:停止。 |
竹篮打水一场空 |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。 |
望尘靡及 | 见“望尘莫及”。 |